八月 20, 2025 | 增生︱注射治療
70歲奶奶的肩膀修復之路—保守治療+高濃度葡萄糖,穩定恢復例PRP
70歲曾女士平常最喜歡幫孫子準備點心,兩週前她在搬重物時左肩突然一陣刺痛,之後連穿衣、梳頭都變得困難。起初以為只是「拉傷」,但疼痛不見好轉,甚至連舉手、拿碗都覺得無力,才來到維力骨科診所求診。
曾女士平時日常活動強度不高,除了家務與偶爾買菜,幾乎沒有劇烈運動,也不需要長時間搬重物。她最在意的是能自在處理家事、舒適地陪伴家人。
肩膀棘上肌與棘下肌部分撕裂
高逢駿 醫師為曾女士進行超音波檢查,顯示左肩的棘上肌(SS)與棘下肌(SSC)部分撕裂。這類退化合併外傷造成的肌腱損傷,在治療選擇上,高醫師這樣說:
我會同時會為患者考量恢復速度、功能需求、侵入性與成本效益。
雖然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在某些情況下能加速修復,但我觀察到曾女士在初期的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與高濃度葡萄糖增生治療中,疼痛、活動度與肌力都在穩定進步,而且日常活動需求不高。這意味著:
- 肩膀已經進入良好的修復循環
- 不需要再增加更高成本、更侵入性的治療
- 持續高濃度葡萄糖注射即可完成修復目標
在我的臨床經驗中,治療不在於用最貴、最新,而是在於用最合適的。對曾女士而言,這就是最佳方案。
治療總結
治療項目 | 重點內容 |
藥物與物理治療 | 控制發炎與疼痛,搭配熱敷、超音波與關節活動度訓練 |
伸展與肌力訓練 | 居家進行肩部伸展,防止沾黏與肌肉萎縮 |
高濃度葡萄糖注射 | 鎖定棘上肌與棘下肌附著處,刺激局部修復反應 |
逐次評估與保養 | 每次回診檢查疼痛分數、活動度與肌力,並調整治療間隔 |
療效追蹤
- 第 1 次治療後:疼痛分數下降,舉手高度增加
- 第 3 次治療後:可自行梳頭、拿碗,日常生活幾乎不受限
- 第 5 次治療後:肩膀活動範圍接近對側,疼痛僅偶爾出現
- 計畫完成第 6 次注射後:轉入保養性復健,維持肌力與柔軟度
高逢駿醫師專業提醒
- 高齡患者治療時,應同時評估恢復進展、生活功能需求與經濟負擔
- 若保守治療反應佳,高濃度葡萄糖注射即可達到修復效果,不必急於升級PRP
- 對日常活動強度不高的患者,避免過度治療是維持生活品質的重點
- 規律的伸展與肌力訓練,是防止症狀復發的關鍵
曾女士的案例提醒我們,治療不是比誰的方案更「高階」,而是比誰更「適合」。對她而言,穩定的恢復進程與持續的高濃度葡萄糖注射,就足以讓肩膀恢復到理想狀態,免去額外負擔,也能安心回到廚房,繼續為家人準備愛心餐點。
主治醫師介紹 ︱
主治醫師: 高逢駿 醫師 👈 點擊了解更多
經歷:
- 板橋維力骨科診所 院長
- 前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
-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