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月 30, 2025 | 其他治療

從游泳疼痛到重拾運動,神經阻斷+小面關節PRP聯合治療

香港到台灣,一段800公里的治療旅程
黃小姐熱愛游泳,近半年她漸漸出現下背部痠痛與晨僵的情況,尤其是長時間行走或彎腰時,左側臀部疼痛症狀更加明顯。多方尋找治療選項後,她主動聯繫了維力骨科...

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

勇敢的決定

23歲的黃小姐,是一位熱愛游泳的年輕女孩。近半年,她在訓練過程中漸漸出現下背部痠痛與晨間僵硬的情況,尤其是長時間行走或彎腰時,左側臀部疼痛症狀更加明顯。雖然痛感不至於劇烈,卻逐漸影響她日常活動與訓練信心。

她在香港已接受MRI檢查,報告顯示 L5/S1 輕微椎間盤突出(mild HIVD),並懷疑可能合併環狀撕裂(annular tear)。多方尋找治療選項後,她主動聯繫了維力骨科,希望尋求台灣較進階的疼痛介入治療

跨海就醫,只為找回「不痛的日常」

在與醫師初步討論後,醫師建議黃小姐進行神經阻斷治療(Nerve Block),針對坐骨神經與腰椎神經根進行精準阻斷,以降低疼痛傳導與控制發炎反應。同時進行PRP高濃度血小板注射,以強化局部修復與減少復發風險。黃小姐經過溝通與說明後,同意同步進行小面關節PRP注射,成為一次整合性的治療計畫

神經阻斷與PRP治療過程

在黃小姐確定接受治療後,我們安排於手術當天完成兩項聯合處置,流程如下:

前置作業與高解析超音波C型臂定位

  • 抽取黃小姐自身血液進行離心,獲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(PRP)。
  • 手術室下對患部進行清潔消毒(skin prep)、鋪單(draping)患者手術部位周圍蓋上無菌布。
  • 超音波C型臂定位,確認神經分布與小面關節病灶位置,避免誤差。
  • 與黃小姐核對身份、手術位置左側腰椎第5節、薦椎第1節。

神經阻斷注射(Nerve Block)

  • 注射局部麻醉。
  • 利用超音波C型臂定位,將針具精準定位在神經孔位置。
  • 注入藥劑(包含消炎藥+局部麻醉劑),中斷疼痛訊號傳導並減緩神經發炎。

📍 這類神經阻斷並不會傷害神經,而是暫時「讓神經休息」,幫助疼痛斷鏈。

神經阻斷

小面關節PRP注射(Facet Joint PRP)

  • 接續PRP療程,超音波C型臂定位,準確將PRP注入病變的小面關節處。
  • 達到促進修復、減少發炎、延緩退化的作用。

腰椎小面關節PRP注射

術後注意事項說明

高醫師提醒黃小姐術後要多休息,一週內避免做運動讓患部可以得到充分的修養,傷口雖只有針孔大小可淋浴碰水,但千萬不可泡澡避免感染。完整手術時間約45分鐘,術後需在恢復床休息,待與護理師確任無不適狀態即可離院。

如果您或親友也正在承受長期下背痛、運動後痠麻或反覆發作的坐骨神經痛,不妨諮詢我們的醫師,透過影像導引技術與整合性治療,找回久違的輕鬆與自信。

治療方案摘要

項目

說明

主要症狀

下背痛、晨間僵硬、輕微左側臀部放射痛

影像結果

L5/S1 輕度HIVD,疑似annular tear

診斷

下背痛坐骨神經痛

治療

神經阻斷注射+PRP小面關節注射(同場完成)

優勢

一次完成雙重處置,減少恢復期與來回就醫時間

成效

疼痛緩解、僵硬改善、活動信心提升

加LINE

作者: 高逢駿 醫師

經歷:

  • 板橋維力骨科診所 院長
  • 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
  • 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總醫師
  •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
  • 中華民國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
  • 中華民國足踝醫學會會員
內容目錄

使用我們的服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政策。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