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 15, 2025 | 腰椎頸椎

上交叉症候群怎麼改善?破解烏龜頸、圓肩、駝背的3步驟

醫師解析姿勢失衡問題,從治療到訓練全面改善體態
身體的各部位是由我們的骨骼與肌肉做支撐,就像玩疊疊樂一般,在正確的位置才能取得平衡。低頭滑手機、錯誤重訓、不良姿勢等,會造成肌肉的不平衡,疼痛的發生。

上交叉症候群

什麼是上交叉症候群?

當頭部長時間往前傾、低頭滑手機或打電腦時,我們頸椎過度彎曲,造成肌肉力量的「不對稱使用」。這種不平衡,會讓部分肌肉過度緊繃(如胸大肌、上斜方肌),而另一部分的肌肉變得無力(如前鋸肌、深層頸屈肌),最終在我們身體上呈現出「X」型的交叉失衡

臨床上我經常看到患者因長期未處理,從肩頸痠痛演變成頸因性頭痛,甚至手麻症狀。從姿勢問題演變成慢性肌肉失衡帶來骨骼排列異常。

上交叉症候群的症狀?

症狀類型

說明

肩頸痠痛

肌肉緊繃、僵硬常發生在久坐後或起床時

偏頭痛

頸因性頭痛,造成頭部脹痛或單側痛

手臂痠麻

肌肉拉扯與神經受壓造成手指麻木

呼吸不順

胸大肌緊繃限制胸廓活動,導致胸悶

上交叉症候群外觀特徵

上交叉症候群的原因?

造成上交叉症候群 Upper Crossed Syndrome 的3大元兇

  • 長時間姿勢不良
  • 低頭滑手機、電腦工作時間過長、未調整坐姿
  • 錯誤重訓方式(過度訓練胸肌,忽略背肌)

上交叉症候群改善

上交叉症候群的改善重點在於姿勢的調整,吃藥或打針都只是一時解除疼痛的方法,並無法根治解決問題。高逢駿醫師推薦的三步驟

步驟

建議

① 放鬆

緊繃肌肉

利用徒手治療、筋膜放鬆、震波等方式放鬆胸大肌與上斜方肌

② 強化

薄弱肌群

針對前鋸肌、深層頸屈肌與下斜方肌進行訓練

③ 調整

日常姿勢

桌椅調整、螢幕抬高、使用手機支架,避免長時間低頭

加LINE正確與錯誤使用筆電或PAD姿勢

 

居家簡單伸展動作

  • 胸肌訓練:推牆擴胸,單側15下來回30下。

側身站立牆側,靠近牆的手上舉,手肘、小手臂、手掌貼於牆面,手肘與肩同高。 另一隻手放在腰後,同側的腳往前跨一步,吸氣同時身體向前擴胸。吐氣同時,腳收回,回到原來位置。 過程中手肘、小手臂、手掌都要緊貼牆壁,15下之後換邊。

  • 斜方肌訓練:維持背部平衡,單側15下來回30下。

手置於頭頂,手掌把頭往側邊下壓,動作輕緩、不可過於用力,感覺背部斜方肌有拉身伸感覺,一邊吐氣頭回到中線,15下之後換邊。

上交叉症候群伸展

  • 胸肌+斜方肌訓練 

雙腳與骨盆同寬放鬆站立,雙手與肩同寬緊握毛巾,不可用力聳肩。 眼睛往前直視,吸氣,雙手向上緩慢抬至頭部以上位置。 吐氣時,手慢慢放下,反覆可做15下。

上交叉症候群伸展


醫師觀點︱作者介紹   作者骨科高逢駿醫師

再好的訓練和治療,也敵不過長時間的錯誤姿勢。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一次,對於筋膜與肌力調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作者: 高逢駿 醫師 👈 點擊了解更多

經歷:

常見問題

骨科與復健科。

體態改善不等於瘦身,而是讓錯位的關節與肌肉重新回到平衡,視覺上會明顯挺拔很多。

不一定。很多瘦子也有烏龜頸!這是姿勢長期不良造成的,與體脂無絕對關係,但會讓你「看起來」比較腫。

若只訓練胸肌、忽略背肌者風險較高,特別是健美選手與投手。

內容目錄

使用我們的服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政策。了解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