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月 26, 2022 | 治療項目
肩關節囊擴張術
肩關節沾黏(俗稱五十肩、冷凍肩)是因為肩關節慢性發炎所引起的關節囊變厚、纖維化,導致關節囊的攣縮。患者會感覺關節活動喪失,導致不便,夜間疼痛,影響睡眠品質。造成肩關節沾黏的主要原因有四種:不明原因、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不佳引起及外傷後造成與手術後造成。初期病人常會自我診斷是太累、抱小孩、睡不好、睡覺忘記翻身壓到肩膀等其他原因造成的肌肉酸痛,忽略了可能正在發炎且增厚的關節滑囊,往往要等到僵硬到影響日常生活甚至睡眠時,才會投醫尋求治療。而肩關節囊擴張術是一種可以快速改善五十肩症狀的治療法。
肩關節囊擴張術的治療原理
五十肩的病因是關節囊沾黏,治療原則是把沾黏分開,傳統上使用儀器治療搭配伸展動作慢慢改善,而肩關節囊擴張術原理也是把沾黏分開,用的是大量的擴張液,直接注入沾黏的關節囊。肩關節囊擴張術執行上看起來像是幫肩關節打營養點滴,以超音波精確導引的將擴張液注入沾黏的關節腔中,以注射液的張力及體積將沾黏的關節腔擴張,藉以改善沾黏所造成的疼痛及關節角度受限,注射完後需搭配關節鬆動術拉開關節角度,同時注射玻尿酸以防未來沾黏,所以為要讓肩關節囊塑型,要5-6次的治療,每次注射需間隔1-2週,效果才會持續且明顯。
超音波導引將擴張液注入關節囊撐開沾黏→關節鬆動術拉開關節角度→達到改善疼痛擴張關節腔解除沾黏的治療
肩關節囊擴張術治療時程
約2個月大多數的患者1~2週注射一次,5~6次左右就能夠執行原本的日常活動
肩關節囊擴張術後注意事項
- 注射後15分鐘觀察時間。術後切勿執行騎車或開車活動。
- 術後需搭配復健避免再次沾黏。
- 搭配復健可改善60-90%,糖尿病患者的成效較差。
肩關節囊擴張術禁忌症
- 骨質疏鬆
- 感染性關節炎
- 不穩定關節
- 未癒合骨折
- 關節腫脹
- 急性發炎關節
- 人工關節置換術
- 惡性腫瘤
- 關節液滲出
五十肩的傳統治療
傳統治療以口服消炎止痛藥物及物理治療為主,主要方式是以藥物和儀器治療改善疼痛,搭配自我伸展運動改善關節活動角度,所花費的時間可能長達6個月以上,不僅耗時且療效進步緩慢,更會影響日常生活品質。五十肩的「成功治癒」必需要具備「疼痛改善」以及「角度正常」兩要素。
傳統治療 VS 肩關節囊擴張術
傳統治療 | 肩關節囊擴張術 | |
方式 | 口服 | 注射 |
復健 | 搭配物理治療 | 搭配關節鬆動術 |
時間 | 6個月以上 | 約莫2個月 |
效果 | 療效有限 | 70%活動改善;90%疼痛改善 |
作者 : 高逢駿 醫師
經歷 :
- 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
- 林口長庚醫院 骨科部總醫師
-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
- 中華民國脊椎外科醫學會會員
- 中華民國足踝醫學會會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