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月 1, 2025 | 下肢部位
久站、久走腳底痛怎麼辦?足底筋膜炎舒緩、快速有效的治療方法
什麼是足底筋膜炎?
足底筋膜的位置從腳後跟向前延伸至5根腳趾間,呈扇骨狀,是一種結締組織,負責承重與吸收反作用力,功能好比避震器。隨著我們退化、變胖、久站、久走、運動過度,使得肌腱、韌帶無法共同分擔重量,讓足底筋膜過勞受損如彈性不佳、癒合不全、增厚等造成發炎、腫脹。
腳底承受人體1.5倍的重量,60%集中腳跟、28%在腳掌足弓,是足底筋膜最容易受傷的位置,因此患者常有腳底痛、腳跟痛等症狀。
足底筋膜炎症狀
足底筋膜炎原因
腳底筋膜炎常與過度使用、磨損有關,了解觸發狀況並改正,才能避免足底筋膜炎反覆發生。
- 過度承重:過度負重、肥胖會增加腳底負擔,若腿腳肌力不足,重量會全落在足底筋膜上。
- 運動傷害:運動過度使肌肉無法負荷,足底筋膜過度拉伸,造成撕裂,也稱為跑者足。
- 不合鞋具:長期穿不合腳或不舒適的鞋(高跟鞋或薄底拖鞋),過度刺激。
- 結構異常:先天扁平足、高足弓、長短腳、腳掌內旋者,本身調節與承重較差;或足弓、韌帶、肌腱退化,增加腳底筋膜負擔。
足底筋膜炎好發族群
類別 | 說明 |
---|---|
結構型 | 扁平足、高足弓、長短腳、腳掌內旋 |
年齡型 | 年長者足部退化 |
行為型 | 久站者(如服務業)、跑者、登山者、運動傷害等 |
體重型 | 肥胖、孕婦等體重快速變化者 |
足底筋膜炎與骨刺的迷思
📍【醫師破解】足底痛和骨刺沒有直接關聯,不需要特別開刀拿掉。
「手術切除骨刺 ≠ 治本!」骨刺切除後若足底壓力持續未改善,仍會復發,反而應該先從筋膜發炎控制與步態修正下手。
足底筋膜炎治療
確診檢查
壓痛點觸診
超音波檢查(確認筋膜增厚與發炎)
X光(排除骨折與骨刺)
足底筋膜厚度可作為嚴重程度與恢復時間的依據,而治療最重要的關鍵是休息!
筋膜厚度 | 4~5mm | 5~7mm | >7mm |
病程分級 | 輕微發炎 | 中度發炎 | 嚴重發炎 |
建議治療 | 休息保守治療
| 治療不佳可考慮手術 | |
注意事項 | 排除其他足跟痛問題,可使用足弓墊避免足底筋膜過度伸張 | 震波搭配熱敷、電療恢復效果加乘,注意營養補充 | 混和神經炎、脂肪墊萎縮等問題,需多些耐心接受治療 |
恢復時間 | 1個月 | 1~3個月 | 6個月以上 |
腳底疼痛除足底筋膜炎外,也可能是小腿或屁股的轉移痛,其次是腰椎、薦椎神經壓迫的誤判,神經壓迫會以麻痛為特徵,和足底筋膜炎的撕裂痛感不太相同,若治療未有改善就要考慮可能是其他問題造成。
足底筋膜炎案例
阿伯平日公園運動卡拉ok,假日爬山,近日阿伯發現走多一點,腳底板開始會微微刺痛,休息後再走會卡卡的,阿伯好啊雜。直到高逢駿 醫師用超音波檢查足底,發現…
醫師診斷患有典型足底筋膜炎,早晨起床刺痛感最明顯,讓她難以走路。但震波治療後效果不如預期,醫師建議高濃度葡萄糖注射,在超音波導引下,進行了首次注射...
足底筋膜炎怎麼改善?
足底筋膜炎舒伸展
- 筋膜球按摩:足底筋膜炎可以按摩嗎?筋膜炎急性期切忌按摩推拿,應該要多休息、冷敷,急性期過後,建議可以使用筋膜球或彈力球,置於足弓下,站姿稍加施力來回滾動,按摩足底肌群與筋膜,來回滾動約30下,可重複6次,1天可2~3回,過程不可有刺痛感產生。
- 小腿肌肉伸展:起床後可以兩手抓握毛巾或彈力繩繞過腳掌,將腳往身體方向帶感受小腿與足底被拉伸的感覺,維持10秒休息10秒,一天可做10~20回。
足底筋膜炎復健運動
- 小腿肌肉伸展︱足底肌力訓練
影片連結:足底筋膜炎讓你咩噗都哭哭
足底筋膜炎的預防
- 適當休息。
- 避免久站久走。
- 避免肥胖。
- 年長者慎選運動,應避免久站的運動。
- 選擇合適有包覆、支撐的鞋子。
醫師觀點︱作者介紹
足底筋膜炎不是單純的「走太多」、「站太久」!許多病友以為只要休息幾天就會痊癒,但其實一旦反覆發炎,會進入慢性病程,甚至出現筋膜纖維化、骨刺或步態改變,形成長期疼痛惡性循環。病友應該積極處理!
作者: 高逢駿 醫師 ⭠ 點擊了解更多
經歷:
- 板橋維力骨科診所 院長
- 前林口長庚醫院 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
- 中華民國骨科專科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