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 11, 2025 | 腰椎頸椎

膏肓痛怎麼辦?常見的上背痛5大病因與症狀

從背肩胛神經夾擠到退化關節,骨科醫師從結構解析膏肓痛的症狀、診斷與治療方法
源自中醫的膏肓穴位,在現代醫學中對應的,往往是上背部肌筋膜緊繃、神經壓迫或關節退化等問題。若長期忽視,除了疼痛,更可能影響呼吸與睡眠品質。

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:

  • 上背部像有顆石頭卡住,一動就痛?
  • 痛點就在兩片肩胛骨之間,深呼吸、轉頭都會牽動到?

上背痛(膏肓)位置,頸椎、肌肉、神經分佈圖

膏肓痛(上背痛)是什麼?

膏肓痛主要發生在肩胛骨內側,對應的是一條名為「背肩胛神經」的神經路徑。此神經從頸椎第五節分出,經過提肩胛肌、菱形肌之間,是身體維持姿勢、穩定肩胛的重要角色。當神經受到擠壓或周圍組織發炎時,會導致局部疼痛與肩胛穩定功能下降,為慢性上背痛的重要鑑別來源之一 [1]。

上背痛常見的5大原因

病因說明
背肩胛神經夾擠長時間低頭、聳肩,造成神經發炎、腫脹
姿勢不良久坐、駝背、圓肩,導致肌筋膜緊繃
頸椎病變椎間盤突出骨刺壓迫神經
胸椎小面關節退化退化或運動傷害導致關節不穩定與發炎
內臟疼痛轉移心肺或消化系統疾病引起的放射性上背痛

《Spine Journal》文獻提到,高達15-20%的上背痛與非脊椎性原因有關,包括內臟疾病所引起的轉移性疼痛,需藉由臨床檢查與影像學鑑別 [2]。

不明原因上背痛怎麼辦呢?專業醫師告訴你這樣辦

背肩胛神經夾擠的原因?

  1. 過度使用、姿勢不當:會造成韌帶、神經組織張力過大,拉扯磨損神經,造成神經腫脹、發炎,長期下會產生慢性神經病變。如長期聳肩使頸前肌肉過於緊繃,會連動第一節肋骨上提,擠壓背肩胛神經因而發炎。
  2. 局部壓迫:當椎間盤突出椎體滑脫、或骨刺發生時,會使頸椎第五節的神經根產生壓迫,其分支背肩胛神經會連帶產生疼痛感。
  3. 關節退化姿勢不良或過度使用下,造成第三至第五節肋骨與胸椎相連處的關節退化,結構不穩定下,肌肉為穩定關節會產生極大的張力,便會擠壓、拉扯背肩胛神經。

上背痛的症狀

  • 肩頸僵硬、痠痛、腫脹,疼痛擴散至上背。
  • 痛點集中在肩胛骨內側(膏肓位置)
  • 壓痛明顯,有時會牽引至頭部或手臂
  • 嚴重者出現手麻肌肉無力
  • 呼吸時牽動背部產生痛感

上背痛的診斷方式

  • 理學檢查:包含壓痛點、肌力測試、神經牽拉測試
  • 影像檢查:X光、超音波排除退化性關節病變,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
  • 神經評估:排除頸椎病變、神經根受壓情況

肌肉骨骼性上背痛的診斷應結合病史、姿勢分析、肌力與活動度測試,再配合影像才能精確分辨病因 [3]。

加LINE

治療方法總覽

症狀/病因推薦治療
姿勢不良、肌筋膜緊繃徒手治療體外震波體外震波、姿勢矯正
背肩胛神經夾擠神經解套注射(超音波導引)
頸椎/胸椎退化增生治療高濃度葡萄糖/PRP)、高頻熱凝雷射
疑似內臟疼痛轉移安排抽血與影像檢查,轉診內科或心臟科

上背痛的自我改善

治療症狀獲得改善後,應鍛鍊核心肌群,減少肩頸代償,並改善姿勢,根除病源。

運動訓練

肩關節穩定訓練:將彈力帶固定,兩手握彈力帶,約腰部高度,往身體兩側方向拉,感受肩胛骨收縮,停留約2秒,回復起始姿勢,可重複20~25次,一天3組。

上背痛的運動

下斜方肌訓:練背靠牆,腳可以向前一小步,膝蓋微彎,腰貼在牆面或是保持一個手掌的空隙,兩邊肩胛骨貼在牆面上,作出像投降的姿勢,手肘、手腕盡可能也貼住牆面,,沿著牆面慢慢向上滑動,到你所能的最高點時再慢慢往下,過程中保持手不離開牆面,來回15下為一組,一天可作三組。

上背痛的運動

 

肩頸舒緩

每個動作配合呼吸緩緩進行,拉伸至極限時,停留10秒再放鬆,反覆可做10次,過程中不應該產生疼痛。

上背痛的舒緩

正確姿勢

正確拿手機姿勢

圖片來源 design from freepik

治療案例

▌羅先生,34歲,三重人,室內設計師

長時間久坐電腦前讓他飽受肩頸僵硬的困擾,近來連後背肩胛骨處(膏肓)也開始出現強烈疼痛,甚至伴隨頭痛與呼吸不適。經高逢駿 醫師評估發現,羅先生的問題源於長期姿勢不良與上背肌群虛弱,造成頸前肌肉緊繃擠壓神經,並引發急性發炎...

膏肓痛治療案例

 


師觀點︱作者介紹   作者骨科高逢駿醫師

很多患者一開始以為是『扭到了』或『太累了』,但其實是長期姿勢不良導致的神經夾擠。尤其是低頭滑手機、駝背工作,這些習慣對上背神經和筋膜的壓力非常大,建議一旦出現持續一週以上的上背悶痛,就應尋求專業檢查。

作者: 高逢駿 醫師 👈 點擊了解更多

經歷:

常見問題

數初期因姿勢不良引起的膏肓痛可能短暫緩解,但若長期持續或反覆發作,需進一步檢查與治療,避免慢性化。

如果你有「肩胛內側悶痛、壓痛點明顯、活動會牽扯到痛」的症狀,且持續一週以上,建議找醫師進行超音波與理學檢查。

急性期建議休息與接受治療,待疼痛緩解後,可進行醫師建議的核心與肩胛穩定訓練,避免復發。

內容目錄

使用我們的服務即表示您同意Cookie政策。了解更多